新唐书 - 卷二十二

  魏徵

  魏徵,字玄成,魏州曲城人。少孤,落魄,弃赀产不营,有大志,通贯书术。 隋乱,诡为道士。武阳郡丞元宝藏举兵应李密,以徵典书檄。密得宝藏书,辄称善, 既闻徵所为,促召之。徵进十策说密,不能用。王世充攻洛口,徵见长史郑颋曰: “魏公虽骤胜,而骁将锐士死伤略尽;又府无见财,战胜不赏。此二者不可以战。 若浚池峭垒,旷日持久,贼粮尽且去,我追击之,取胜之道也。”颋曰:“老儒常 语耳!”徵不谢去。

  后从密来京师,久之未知名。自请安辑山东,乃擢秘书丞,驰驿至黎阳。时李 勣尚为密守,徵与书曰:“始魏公起叛徒,振臂大呼,众数十万,威之所被半天下, 然而一败不振,卒归唐者,固知天命有所归也。今君处必争之地,不早自图,则大 事去矣!”勣得书,遂定计归,而大发粟馈淮安王之军。

  会窦建德陷黎阳,获徵,伪拜起居舍人。建德败,与裴矩走入关,隐太子引为 洗马。徵见秦王功高,阴劝太子早为计。太子败,王责谓曰:“尔阋吾兄弟,奈何?” 答曰:“太子蚤从徵言,不死今日之祸。”王器其直,无恨意。

  即位,拜谏议大夫,封钜鹿县男。当是时,河北州县素事隐、巢者不自安,往 往曹伏思乱。徵白太宗曰:“不示至公,祸不可解。”帝曰:“尔行安喻河北。” 道遇太子千牛李志安、齐王护军李思行传送京师,徵与其副谋曰:“属有诏,宫府 旧人普原之。今复执送志安等,谁不自疑者?吾属虽往,人不信。”即贷而后闻。 使还,帝悦,日益亲,或引至卧内,访天下事。徵亦自以不世遇,乃展尽底蕴无所 隐,凡二百余奏,无不剀切当帝心者。由是拜尚书右丞,兼谏议大夫。

  左右有毁徵阿党亲戚者,帝使温彦博按讯,非是。彦博曰:“徵为人臣,不能 著形迹,远嫌疑,而被飞谤,是宜责也。”帝谓彦博行让徵。徵见帝,谢曰:“臣 闻君臣同心,是谓一体,岂有置至公,事形迹?若上下共由兹路,邦之兴丧未可知 也。”帝矍然,曰:“吾悟之矣!”徵顿首曰:“愿陛下俾臣为良臣,毋俾臣为忠 臣。”帝曰:“忠、良异乎?”曰:“良臣,稷、契、咎陶也;忠臣,龙逢、比干 也。良臣,身荷美名,君都显号,子孙傅承,流祚无疆;忠臣,己婴祸诛,君陷昏 恶,丧国夷家,只取空名。此其异也。”帝曰:“善。”因问:“为君者何道而明, 何失而暗?”徵曰:“君所以明,兼听也;所以暗,偏信也。尧、舜氏辟四门,明 四目,达四聪。虽有共,鮌,不能塞也,靖言庸违,不能惑也。秦二世隐藏其身, 以信赵高,天下溃叛而不得闻;梁武帝信硃异,侯景向关而不得闻;隋炀帝信虞世 基,贼遍天下而不得闻。故曰,君能兼听,则奸人不得壅蔽,而下情通矣。”

  郑仁基息女美而才,皇后建请为充华,典册具。或言许聘矣。徵谏曰:“陛下 处台榭,则欲民有楝宇;食膏粱,则欲民有饱适;顾嫔御,则欲民有室家。今郑已 约昏,陛下取之,岂为人父母意!”帝痛自咎,即诏停册。

  贞观三年,以秘书监参豫朝政。高昌王曲文泰将入朝,西域诸国欲因文泰悉遣 使者奉献。帝诏文泰使人厌怛纥干迎之。徵曰:“异时文泰入朝,所过供拟不能具, 今又加诸国焉,则濒塞州县以乏致罪者众。彼以商贾来,则边人为之利;若宾客之, 中国萧然耗矣。汉建武时,西域请置都护、送侍子,光武不许,不以蛮夷敝中国也。” 帝曰:“善。”追止其诏。

  于是帝即位四年,岁断死二十九,几至刑措,米斗三钱。先是,帝尝叹曰: “今大乱之后,其难治乎?”徵曰:“大乱之易治,譬饥人之易食也。”帝曰: “古不云善人为邦百年,然后胜残去杀邪?”答曰:“此不为圣哲论也。圣哲之治, 其应如响,期月而可,盖不其难。”封德彝曰:“不然。三代之后,浇诡日滋。秦 任法律,汉杂霸道,皆欲治不能,非能治不欲。徵书生,好虚论,徒乱国家,不可 听。”徵曰:“五帝、三王不易民以教,行帝道而帝,行王道而王,顾所行何如尔。 黄帝逐蚩尤,七十战而胜其乱,因致无为。九黎害德,颛顼征之,已克而治。桀为 乱,汤放之;纣无道,武王伐之。汤、武身及太平。若人渐浇诡,不复返朴,今当 为鬼为魅,尚安得而化哉!”德彝不能对,然心以为不可。帝纳之不疑。至是,天 下大治。蛮夷君长袭衣冠,带刀宿卫。东薄海,南逾岭,户阖不闭,行旅不赍粮, 取给于道。帝谓群臣曰:“此徵劝我行仁义,既效矣。惜不令封德彝见之!”

  俄检校侍中,进爵郡公。帝幸九成宫,宫御舍湋川宫下。仆射李靖、侍中王珪 继至,吏改馆宫御以舍靖、珪。帝闻,怒曰:“威福由是等邪!何轻我宫人?”诏 并按之。徵曰:“靖、珪皆陛下腹心大臣,宫人止后宫扫除隶耳。方大臣出,官吏 谘朝廷法式;归来,陛下问人间疾苦。夫官舍,固靖等见官吏之所,吏不可不谒也。 至宫人则不然,供馈之余无所参承。以此按吏,且骇天下耳目。”帝悟,寝不问。

  后宴丹霄楼,酒中谓长孙无忌曰:“魏徵、王珪事隐太子、巢刺王时,诚可恶, 我能弃怨用才,无羞古人。然徵每谏我不从,我发言辄不即应,何哉?”徵曰: “臣以事有不可,故谏,若不从辄应,恐遂行之。”帝曰:“弟即应,须别陈论, 顾不得?”徵曰:“昔舜戒群臣:‘尔无面从,退有后言。’若面从可,方别陈论, 此乃后言,非稷、蒐所以事尧、舜也。”帝大笑曰:“人言徵举动疏慢,我但见其 妩媚耳!”徵再拜曰:“陛下导臣使言,所以敢然;若不受,臣敢数批逆鳞哉!”

  十年,为侍中。尚书省滞讼不决者,诏徵平治。徵不素习法,但存大体,处事 以情,人人悦服。进左光禄大夫、郑国公。多病,辞职,帝曰:“公独不见金在鑛 何足贵邪?善冶锻而为器,人乃宝之。朕方自比于金,以卿为良匠而加砺焉。卿虽 疾,未及衰,庸得便尔?”徵恳请,数却愈牢。乃拜特进,知门下省事,诏朝章国 典,参议得失,禄赐、国官、防閤并同职事。

  文德皇后既葬,帝即苑中作层观,以望昭陵,引徵同升,徵孰视曰:“臣毛 昏,不能见。”帝指示之,徵曰:“此昭陵邪?”帝曰:“然。”徵曰:“臣以为 陛下望献陵,若昭陵,臣固见之。”帝泣,为毁观。寻以定五礼,当封一子县男, 徵请封孤兄子叔慈。帝怆然曰:“此可以励俗。”即许之。

  后幸洛阳,次昭仁宫,多所谴责。徵曰:“隋惟责不献食,或供奉不精,为此 无限,而至于亡。故天命陛下代之,正当兢惧戒约,奈何令人悔为不奢。若以为足, 今不啻足矣;以为不足,万此宁有足邪?”帝惊曰:“非公不闻此言。”退又上疏 曰:

  《书》称“明德慎罚”,“惟刑之恤”。《礼》曰:“为上易事,为下易知, 则刑不烦。”“上多疑,则百姓惑;下难知,则君长劳。”夫上易事,下易知,君 长不劳,百姓不惑,故君有一德,臣无二心。夫刑赏之本,在乎劝善而惩恶。帝王 所与,天下画一,不以亲疏贵贱而轻重者也。今之刑赏,或由喜怒,或出好恶。喜 则矜刑于法中,怒则求罪于律外;好则钻皮出羽,恶则洗垢索瘢。盖刑滥则小人道 长,赏谬则君子道消。小人之恶不惩,君子之善不劝,而望治安刑措,非所闻也。 且暇豫而言,皆敦尚孔、老;至于威怒,则专法申、韩。故道德之旨未弘,而锲薄 之风先摇。昔州犁上下其手而楚法以敝,张汤轻重其心而汉刑以谬,况人主而自高 下乎!顷者罚人,或以供张不赡,或不能从欲,皆非致治之急也。夫贵不与骄期而 骄自至,富不与奢期而奢自至,非徒语也。

  且我之所代,实在有隋。以隋府藏况今之资储,以隋甲兵况今之士马,以隋户 口况今之百姓,挈长度大,曾何等级焉!然隋以富强而丧,动之也;我以贫寡而安, 静之也。静之则安,动之则乱,人皆知之,非隐而难见、微而难察也。不蹈平易之 涂,而遵覆车之辙,何哉?安不思危,治不念乱,存不虑亡也。方隋未乱,自谓必 无乱;未亡,自谓必不亡。所以甲兵亟动,徭役不息,以至戮辱而不悟灭亡之所由 也,岂不哀哉!夫监形之美恶,必就止水;监‘政之安危,必取亡国。《诗》曰: “殷鉴不远,在夏后之世。臣愿当今之动静,以隋为鉴,则存亡治乱可得而知。思所以危则安矣,思所以乱则治矣,思所以亡则存矣。存亡之所在,在节嗜欲,省游 畋,息靡丽,罢不急,慎偏听,近忠厚,远便佞而已。夫守之则易,得之实难。今 既得其所难,岂不能保其所易?保之不固,骄奢淫泆有以动之也。

  帝宴群臣积翠池,酣乐赋诗。徵赋《西汉》,其卒章曰:“终藉叔孙礼,方知 皇帝尊。”帝曰:“徵言未尝不约我以礼。”它日,从容问曰:“比政治若何?” 徵见久承平,帝意有所忽,因对曰:“陛下贞观之初,导人使谏。三年以后,见谏 者悦而从之。比一二年,勉强受谏,而终不平也。”帝惊曰:“公何物验之?”对 曰:“陛下初即位,论元律师死,孙伏伽谏以为法不当死,陛下赐以兰陵公主园, 直百万。或曰:‘赏太厚。’答曰:‘朕即位,未有谏者,所以赏之。’此导人使 谏也。后柳雄妄诉隋资,有司得,劾其伪,将论死,戴胄奏罪当徒,执之四五然后 赦。谓胄曰‘弟守法如此,不畏滥罚。”此悦而从谏也。近皇甫德参上书言‘修洛 阳宫,劳人也;收地租,厚敛也;俗尚高髻,宫中所化也。’陛下恚曰:‘是子使 国家不役一人,不收一租,宫人无发,乃称其意。’臣奏:‘人臣上书,不激切不 能起人主意,激切即近讪谤。’于时,陛下虽从臣言,赏帛罢之,意终不平。此难 于受谏也。”帝悟曰:“非公,无能道此者。人苦不自觉耳!”

  先是,帝作飞仙宫,徵上疏曰:

  隋有天下三十余年,风行万里,威詹殊俗,一旦举而弃之。彼炀帝者,岂恶治 安、喜灭亡哉?恃其富强,不虞后患也。驱天下,役万物,以自奉养,子女玉帛是 求,宫宇台榭是饰,徭役无时,干戈不休,外示威重,内行险忌,谗邪者进,忠正 者退,上下相蒙,人不堪命,以致殒匹夫之手,为天下笑。圣哲乘机,拯其危溺。 今宫观台榭,尽居之矣;奇珍异物,尽收之矣;姬姜淑媛,尽侍于侧矣;四海九州, 尽为臣妾矣。若能鉴彼所以亡,念我所以得,焚宝衣,毁广殿,安处卑宫,德之上 也。若成功不废,即仍其旧,除其不急,德之次也。不惟王业之艰难,谓天命可恃, 因基增旧,甘心侈靡,使人不见德而劳役是闻,斯为下矣。以暴易暴,与乱同道。 夫作事不法,后无以观。人怨神怒,则灾害生;灾害生,则祸乱作;祸乱作,而能 以身名令终鲜矣。

  是岁,大雨,谷、洛溢,毁宫寺十九,漂居人六百家。徵陈事曰:

  臣闻为国基于德礼,保于诚信。诚信立,则下无二情;德礼形,则远者来格。 故德礼诚信,国之大纲,不可斯须废也。传曰:“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 “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又曰:“同言而信,信在言前;同令而行,诚在令 外。”然则言而不行,言不信也;令而不从,令无诚也。不信之言,不诚之令,君 子弗为也。

  自王道休明,绵十余载,仓廪愈积,土地益广,然而道德不日博,仁义不日厚, 何哉?由待下之情,未尽诚信,虽有善始之勤,而无克终之美。故便佞之徒得肆其 巧,谓同心为朋党,告讦为至公,强直为擅权,忠谠为诽谤。谓之朋党,虽忠信可 疑;谓之至公,虽矫伪无咎。强直者畏擅权而不得尽,忠谠者虑诽谤而不敢与之争。 荧惑视听,郁于大道,妨化损德,无斯甚者。

  今将致治则委之君子,得失或访诸小人,是誉毁常在小人,而督责常加君子也。 夫中智之人,岂无小惠,然虑不及远,虽使竭力尽诚,犹未免倾败,况内怀奸利, 承颜顺旨乎?故孔子曰:“君子而不仁者有矣,未有小人而仁者。”然则君子不能 无小恶,恶不积无害于正;小人时有小善,善不积不足以忠。今谓之善人矣,复虑 其不信,何异立直木而疑其景之曲乎?故上不信则无以使下,下不信则无以事上。 信之为义大矣!

  昔齐桓公问管仲曰:“吾欲使酒腐于爵,肉腐于俎,得无害霸乎?”管仲曰: “此固非其善者,然无害霸也。”公曰:“何如而害霸?”曰:“不能知人,害霸 也;知而不能用,害霸也;用而不能任,害霸也;任而不能信,害霸也;既信而又 使小人参之,害霸也。”晋中行穆伯攻鼓,经年而不能下,馈闲伦曰:“鼓之啬夫, 闲伦知之,请无疲士大夫,而鼓可得。”穆伯不应。左右曰:“不折一戟,不伤一 卒,而鼓可得,君奚不为?”穆伯曰:“闲伦之为人也,佞而不仁。若使闲伦下之, 吾不可以不赏,若赏之,是赏佞人也。佞人得志,是使晋国舍仁而为佞,虽得鼓, 安用之!”夫穆伯,列国大夫,管仲,霸者之佐,犹能慎于信任,远避佞人,况陛 下之上圣乎?若欲令君子小人是非不杂,必怀之以德,待之以信,厉之以义,节之 以礼,然后善善而恶恶,审罚而明赏,无为之化何远之有!善善而不能进,恶恶而 不能去,罚不及有罪,赏不加有功,则危亡之期或未可保。

  帝手诏嘉答。于是,废明德宫玄圃院赐遭水者。

  它日,宴群臣,帝曰:“贞观以前,从我定天下,间关草昧,玄龄功也。贞观 之后,纳忠谏,正朕违,为国家长利,徵而已。虽古名臣,亦何以加!”亲解佩刀, 以赐二人。帝尝问群臣:“徵与诸葛亮孰贤?”岑文本曰:“亮才兼将相,非徵可 比。”帝曰:“徵蹈履仁义,以弼朕躬,欲致之尧、舜,虽亮无以抗。时上封者众, 或不切事,帝厌之,欲加谯黜,徵曰:“古者立谤木,欲闻己过。封事,其谤木之 遗乎!陛下思闻得失,当恣其所陈。言而是乎,为朝廷之益;非乎,无损于政。” 帝悦,皆劳遣之。

  十三年,阿史那结社率作乱,云阳石然,自冬至五月不雨,徵上疏极言曰:

  臣奉侍帷幄十余年,陛下许臣以仁义之道,守而不失;俭约朴素,终始弗渝。 德音在耳,不敢忘也。顷年以来,浸不克终。谨用条陈,裨万分一。

  陛下在贞观初,清净寡欲,化被荒外。今万里遣使,市索骏马,并访怪珍。昔 汉文帝却千里马,晋武帝焚雉头裘。陛下居常论议,远希尧、舜,今所为,更欲处 汉文、晋武下乎?此不克终一渐也。子贡问治人。孔子曰:“懔乎若朽索之驭六马。” 子贡曰:“何畏哉?”对曰:“不以道导之,则吾仇也,若何不畏!”陛下在贞观 初,护民之劳,煦之如子,不轻营为。顷既奢肆,思用人力,乃曰:“百姓无事则 易骄,劳役则易使。”自古未有百姓逸乐而致倾败者,何有逆畏其骄而为劳役哉? 此不克终二渐也。陛下在贞观初,役己以利物,比来纵欲以劳人。虽忧人之言不绝 于口,而乐身之事实切诸心。无虑营构,辄曰:“弗为此,不便我身。”推之人情, 谁敢复争?此不克终三渐也。在贞观初,亲君子,斥小人。比来轻亵小人,礼重君 子。重君子也,恭而远之;轻小人也,狎而近之。近之莫见其非,远之莫见其是。 莫见其是,则不待间而疏;莫见其非,则有时而昵。昵小人,疏君子,而欲致治, 非所闻也。此不克终四渐也。在贞观初,不贵异物,不作无益。而今难得之货杂然 并进,玩好之作无时而息。上奢靡而望下朴素,力役广而冀农业兴,不可得已。此 不克终五渐也。贞观之初,求士如渴,贤者所举,即信而任之,取其所长,常恐不 及。比来由心好恶,以众贤举而用,以一人毁而弃,虽积年任而信,或一朝疑而斥。 夫行有素履,事有成迹,一人之毁未必可信,积年之行不应顿亏。陛下不察其原, 以为臧否,使谗佞得行,守道疏间。此不克终六渐也。在贞观初,高居深拱,无田 猎毕弋之好。数年之后,志不克固,鹰犬之贡,远及四夷,晨出夕返,驰骋为乐, 变起不测,其及救乎?此不克终七渐也。在贞观初,遇下有礼,群情上达。今外官 奏事,颜色不接,间因所短,诘其细过,虽有忠款,而不得申。此不克终八渐也。 在贞观初,孜孜治道,常若不足。比恃功业之大,负圣智之明,长慠纵欲,无事兴 兵,问罪远裔。亲狎者阿旨不肯谏,疏远者畏威不敢言。积而不已,所损非细。此 不克终九渐也。贞观初,频年霜旱,畿内户口并就关外,携老扶幼,来往数年,卒 无一户亡去。此由陛下矜育抚宁,故死不携贰也。比者疲于徭役,关中之人,劳弊 尤甚。杂匠当下,顾而不遣。正兵番上,复别驱任。市物襁属于廛,递子背望于道。 脱有一谷不收,百姓之心,恐不能如前日之帖泰。此不克终十渐也。

  夫祸福无门,惟人之召,人无衅焉,妖不妄作。今旱之灾,远被郡国,凶丑 之孽,起于毂下,此上天示戒,乃陛下恐惧忧勤之日也。千载休期,时难再得,明 主可为而不为,臣所以郁结长叹者也!

  疏奏,帝曰:“朕今闻过矣,愿改之,以终善道。有违此言,当何施颜面与公 相见哉!方以所上疏,列为屏障,庶朝夕见之,兼录付史官,使万世知君臣之义。” 因赐黄金十斤,马二匹。

  高昌平,帝宴两仪殿,叹曰:“高昌若不失德,岂至于亡!然朕亦当自戒,不 以小人之言而议君子,庶几获安也。”徵曰:“昔齐桓公与管仲、鲍叔牙、宁戚四 人者饮,桓公请叔牙曰:‘盍起为寡人寿?’叔牙奉觞而起曰:‘愿公无忘在莒时, 使管仲无忘束缚于鲁时,使甯戚无忘饭牛车下时。’桓公避席而谢曰:‘寡人与二 大夫能无忘夫子之言,则社稷不危矣。’”帝曰:“朕不敢忘布衣时,公不得忘叔 牙之为人也。”

  帝遣使者至西域立叶护可汗,未还,又遣使赍金帛诸国市马。徵曰:“今立可 汗未定,即诣诸国市马,彼必以为意在马,不在立可汗。可汗得立,必不怀恩。诸 蕃闻之,以中国薄义重利,未必得马而先失义矣。魏文帝欲求市西域大珠,苏则以 为惠及四海,则不求自至;求而得之,不足贵也。陛下可不畏苏则言乎!”帝遂止。

  是后右仆射缺,欲用徵,徵让,得不拜。皇太子承乾与魏王泰交恶,帝曰: “当今忠謇贵重无逾徵,我遣傅皇太子,一天下之望,羽翼固矣。”即拜太子太师。 徵以疾辞,诏答曰:“汉太子以四皓为助,我赖公,其义也。公虽卧,可拥全之。”

  十七年,疾甚。徵家初无正寝,帝命辍小殿材为营构,五日毕,并赐素褥布被, 以从其尚。令中郎将宿其第,动静辄以闻,药膳赐遗无算,中使者缀道。帝亲问疾, 屏左右,语终日乃还。后复与太子臻至徵第,徵加朝服,拖带。帝悲懑,拊之流涕, 问所欲。对曰:“嫠不恤纬,而忧宗周之亡!”帝将以衡山公主降其子叔玉。时主 亦从,帝曰:“公强视新妇!”徵不能谢。是夕,帝梦徵若平生,及旦,薨。帝临 哭,为之恸,罢朝五日。太子举哀西华堂。诏内外百官朝集使皆赴丧,赠司空、相 州都督,谥曰文贞,给羽葆、鼓吹、班剑四十人,陪葬昭陵。将葬,其妻裴辞曰: “徵素俭约,今假一品礼,仪物褒大,非徵志。”见许,乃用素车,白布幨帷,无 涂车、刍灵。帝登苑西楼,望哭尽哀。晋王奉诏致祭。帝作文于碑,遂书之。又赐 家封户九百。

  帝后临朝叹曰:“以铜为鉴,可正衣寇;以古为鉴,可知兴替;以人为鉴,可 明得失。朕尝保此三鉴,内防己过。今魏徵逝,一鉴亡矣。朕比使人至其家,得书 一纸,始半稿,其可识者曰:‘天下之事,有善有恶,任善人则国安,用恶人则国 弊。公卿之内,情有爱憎,憎者惟见其恶,爱者止见其善。爱憎之间,所宜详慎。 若爱而知其恶,憎而知其善,去邪勿疑,任贤勿猜,可以兴矣。’其大略如此。朕 顾思之,恐不免斯过。公卿侍臣可书之于笏,知而必谏也。”

  徵状貌不逾中人,有志胆,每犯颜进谏,虽逢帝甚怒,神色不徙,而天子亦为 霁威。议者谓贲、育不能过。尝上冢还,奏曰:“向闻陛下有关南之行,既办而止, 何也?”帝曰:“畏卿,遂停耳。”始,丧乱后,典章湮散,徵奏引诸儒校集秘书, 国家图籍粲然完整。尝以《小戴礼》综汇不伦,更作《类礼》二十篇,数年而成。 帝美其书,录寘内府。帝本以兵定天下,虽已治,不忘经略四夷也。故徵侍宴,奏 《破阵武德舞》,则俯首不顾,至《庆善乐》,则谛玩无斁,举有所讽切如此。

  徵亡,帝思不已,登凌烟阁观画像,赋诗悼痛,闻者媢之,毁短百为。徵尝荐 杜正伦、侯君集才任宰相,及正伦以罪黜,君集坐逆诛,纤人遂指为阿党;又言徵 尝录前后谏争语示史官褚遂良。帝滋不悦,乃停叔玉昏,而仆所为碑,顾其家衰矣。

  辽东之役,高丽、靺鞨犯阵,李勣等力战破之。军还,怅然曰:“魏徵若在, 吾有此行邪!”即召其家到行在,赐劳妻子,以少牢祠其墓,复立碑,恩礼加焉。

  四子:叔玉、叔琬、叔璘、叔瑜。叔玉袭爵为光禄少卿。神龙初,以其子膺绍 封。叔璘,礼部侍郎,武后时,为酷吏所杀。叔瑜,豫州刺史,善草隶,以笔意傅 其子华及甥薛稷。世称善书者“前有虞、褚,后有薛、魏”。华为检校太子左庶子、 武阳县男。开元中,寝堂火,子孙哭三日,诏百官赴吊。徵五世孙谟。

  谟,字申之,擢进士第,同州刺史杨汝士辟为长春宫巡官。文宗读《贞观政要》, 思徵贤,诏访其后,汝士荐为右拾遗。谟姿宇魁秀,帝异之。

  邕管经略使董昌龄诬杀参军衡方厚,贬溆州司户,俄徙峡州刺史。谟谏曰: “王者赦有罪,唯故无赦。比昌龄专杀不辜,事迹暴章,家人衔冤,万里投诉,狱 穷罪得,特被矜贷,中外以为屈法。今又授刺史,复使治人,紊宪章,乖至治,不 见其可。”有诏改洪州别驾。

  御史中丞李孝本,宗室子,坐李训事诛死,其二女没入宫。谟上言:“陛下即 位,不悦声色,于今十年,未始采择。数月以来,稍意声伎,教坊阅选,百十未已, 庄宅收市,沄沄有闻。今又取孝本女内之后宫,宗姓不育,宠幸为累,伤治道之本, 速尘秽之嫌。谚曰:‘止寒莫若重裘,止谤莫若自修。’惟陛下崇千载之盛德,去 一旦之玩好。”帝即出孝本女,诏曰:“乃祖在贞观时,指事直言,无所避,每览 国史,朕与嘉之。谟为拾遗,屡有献纳。夫备洒埽于内,非曰声妓,恤宗女之幼, 不为渔取,然疑似之间,不可户晓,谟辞深切,其惜我之失,不亦至乎?谟虽居位 日浅,朕何爱一官,增直臣之气,其以谟为右补阙。”

  先是,帝谓宰相曰:“太宗得徵,参裨阙失,朕今得谟,又能极谏,朕不敢仰 希贞观,庶几处无过之地。”教坊有工善为新声者,诏授扬州司马,议者颇言司马 品高,郎官、刺史迭处,不可以授贱工,帝意右之。宰相谕谏官勿复言,谟独固谏 不可,工降润州司马。荆南监军吕令琛纵傔卒辱江陵令,观察使韦长避不发,移内 枢密使言状。谟劾长任察廉,知监军侵屈官司,不以上闻,私白近臣,乱法度,请 明其罚。不报。

  俄为起居舍人,帝问:“卿家书诏颇有存者乎?”谟对:“惟故笏在。”诏令 上送。郑覃曰:“在人不在笏。”帝曰:“覃不识朕意,此笏乃今甘棠。”帝因敕 谟曰:“事有不当,毋嫌论奏。”谟对:“臣顷为谏臣,故得有所陈;今则记言动, 不敢侵官。”帝曰:“两省属皆可议朝廷事,而毋辞也!”帝索起居注,谟奏: “古置左、右史,书得失,以存鉴戒。陛下所为善,无畏不书;不善,天下之人亦 有以记之。”帝曰:“不然。我既尝观之。”谟曰:“向者取观,史氏为失职。陛 下一见,则后来所书必有讳屈,善恶不实,不可以为史,且后代何信哉?”乃止。

  中尉仇士良捕妖民贺兰进兴及党与治军中,反状且,帝自临问,诏命斩囚以徇。 御史中丞高元裕建言:“狱当与众共之。刑部、大理,法官也,决大狱不与知,律 令谓何?请归有司。”未报。谟上言:“事系军,即推军中。如齐民,宜付府县。 今狱不在有司,法有轻重,何从而知?”帝停决,诏神策军以官兵留仗内,余付御 史台。台惮士良,不敢异,卒皆诛死。擢谏议大夫,兼起居舍人、弘文馆直学士, 谟固让不见可,乃拜。

  始谟之进,李珏、杨嗣复实推引之。武宗立,谟坐二人党,出为汾州刺史。俄 贬信州长史。宣宗嗣位,移郢、商二州刺史。召授给事中,迁御史中丞,发驸马都 尉杜中立奸赃,权戚缩气。俄兼户部侍郎事,谟奏:“中丞,纪纲所寄,不宜杂领 钱谷,乞专治户部。”诏可。顷之,进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建言:“今天下粗治, 惟东宫未立,不早以正人傅导之,非所以存副贰之重。”且泣下,帝为感动。自敬 宗后,恶言储嫡事,故公卿无敢开陈者。时帝春秋高,嫡嗣未辨,谟辅政,白发其 端,朝议归重。

  会詹毘国献象,谟以为非土性,不可畜,请还其献。诏可。河东节度使李业杀 降虏,边部震扰,业内恃凭藉,人无敢言者,谟奏徙滑州。迁中书侍郎。大理卿马 曙有犀铠数十首,惧而瘗之。奴王庆以怨告曙藏甲有异谋,按之无它状,投曙岭外, 庆免。议者谓奴诉主,法不听。谟引律固争,卒论庆死。累迁门下侍郎,兼户部尚 书。

  大中十年,以平章事领剑南西川节度使。上疾求代,召拜吏部尚书,因久疾, 检校尚书右仆射、太子少保。卒,年六十六,赠司徒。

  谟为宰相,议事天子前,它相或委抑规讽,惟谟谠切无所回畏。宣宗尝曰: “谟名臣孙,有祖风,朕心惮之。”然卒以刚正为令狐綯所忌,谗罢之。

  赞曰:君臣之际,顾不难哉!以徵之忠,而太宗之睿,身殁未几,猜谮遽行。 始,徵之谏,累数十余万言,至君子小人,未尝不反复为帝言之,以佞邪之乱忠也。 久犹不免。故曰:“皓皓者易污,峣峣者难全”,自古所叹云。唐柳芳称“徵死, 知不知莫不恨惜,以为三代遗直”。谅哉!谟之论议挺挺,有祖风烈,《诗》所谓 “是以似之”者欤!

“本文内容由网友整理或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本站第一时间删除。”
<< 上一章 下一章 >>

章节

卷一·高祖 卷二·太宗 卷三·高宗 卷四·则天皇后 中宗 卷五·睿宗 玄宗 卷六·肃宗 代宗 卷七·德宗 顺宗 宪 卷八·穆宗 敬宗 文 卷九·懿宗 僖宗 卷十·昭宗 哀帝 卷一·礼乐一 卷二·礼乐二 卷三·礼乐三 卷四·礼乐四 卷五·礼乐五 卷六·礼乐六 卷七·礼乐七 卷八·礼乐八 卷九·礼乐九 卷十·礼乐十 卷十一·礼乐十一 卷十二·礼乐十二 卷十三·仪卫 卷十四·车服 卷十五 卷十六 卷十七 卷十八 卷十九 卷二十 卷二十一 卷二十二 卷二十三 卷二十四 卷二十五 卷二十六 卷二十七 卷二十八 卷二十九 卷三十 卷三十一 卷三十二 卷三十三 卷三十四 卷三十五 卷三十六 卷三十七 卷三十八 卷三十九 卷四十 卷四十一 卷四十二 卷四十三 卷四十四 卷四十五 卷四十六 卷四十七 卷四十八 卷四十九 卷五十 卷一 卷二 卷三 卷四 卷五 卷六 卷七 卷八 卷九 卷十 卷十一 卷十二 卷十三 卷十四 卷十五 卷一 卷二 卷三 卷四 卷五 卷六 卷七 卷八 卷九 卷十 卷十一 卷十二 卷十三 卷十四 卷十五 卷十六 卷十七 卷十八 卷十九 卷二十 卷二十一 卷二十二 卷二十三 卷二十四 卷二十五 卷二十六 卷二十七 卷二十八 卷二十九 卷三十 卷三十一 卷三十二 卷三十三 卷三十四 卷三十五 卷三十六 卷三十七 卷三十八 卷三十九 卷四十 卷四十一 卷四十二 卷四十三 卷四十四 卷四十五 卷四十六 卷四十七 卷四十八 卷四十九 卷五十 卷五十一 卷五十二 卷五十三 卷五十四 卷五十五 卷五十六 卷五十七 卷五十八 卷五十九 卷六十 卷六十一 卷六十二 卷六十三 卷六十四 卷六十五 卷六十六 卷六十七 卷六十八 卷六十九 卷七十 卷七十一 卷七十二 卷七十三 卷七十四 卷七十五 卷七十六 卷七十七 卷七十八 卷七十九 卷八十 卷八十一 卷八十二 卷八十三 卷八十四 卷八十五 卷八十六 卷八十七 卷八十八 卷八十九 卷九十 卷九十一 卷九十二 卷九十三 卷九十四 卷九十五 卷九十六 卷九十七 卷九十八 卷九十九 卷一百 卷一百零一 卷一百零二 卷一百零三 卷一百零四 卷一百零五 卷一百零六 卷一百零七 卷一百零八 卷一百零九 卷一百一十 卷一百一十一 卷一百一十二 卷一百一十三 卷一百一十四 卷一百一十五 卷一百一十六 卷一百一十七 卷一百一十八 卷一百一十九 卷一百二十 卷一百二十一 卷一百二十二 卷一百二十三 卷一百二十四 卷一百二十五 卷一百二十六 卷一百二十七 卷一百二十八 卷一百二十九 卷一百三十 卷一百三十一 卷一百三十二 卷一百三十三 卷一百三十四 卷一百三十五 卷一百三十六 卷一百三十七 卷一百三十八 卷一百三十九 卷一百四十 卷一百四十一 卷一百四十二 卷一百四十三 卷一百四十四 卷一百四十五 卷一百四十六 卷一百四十七 卷一百四十八 卷一百四十九 卷一百五十

微信公众号:sng328
第一时间捕获原创文章

个人微信号:yb0672
授权或合作,加入请备注